10647824_10203937940281373_1833883699_n  

張瑞夫第二號旅行作品:《絲路上游 - 橫越亞洲的永夏之旅》
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646927

-----
2012年的夏天,我經歷了另一趟漫長的旅程,從台灣海峽到博斯普魯斯海峽,從中國到土耳其,從亞洲到歐洲。123天的長途移動,七次出境入境,在世界末日以前回到這裡。世界末日沒有來,我只好繼續寫作,完成了這本書。

這本書依舊是沉澱後的創作,寫作中,我想像著自己身處在那段旅程,重返當下的場景、聲音、溫度、行走的步伐、移動的速度、行囊的重量, 甚至是途中的茫然無知、自恃老練、孤獨無措,全部都記錄下來,因為那才是旅行的原貌與共鳴的啟點。我寫著寫著,默默為旅行歸結出「河流」的意象,旅行就像河流,我一路隨波逐流,一路載浮載沉,配合某種不可抗拒的引力漂著。傳統絲路從中國核心直到歐洲,等同我的旅程漂行在絲路的上游,或者我是在那絲路上努力游著的人。旅行是流動的,時間流動、風景流動、人與人的交會流動,沒有一件事可為恆常。所以這不是一本向下扎根的風土文學,而是一本流動的記敘。

四個月的旅程不算太久,不過是比一個季節稍長一些,比半個年頭再短一點,我知道若兌換成習以為常的日復一日,時間就會毫不留情地溜去,甚至忽略了它流動的痕跡與附帶的暗示性,所以旅程中的我透過不斷地穿梭,讓時間的相對長度一直延伸,我想,或許「旅行」也延伸了我生命的長度,讓它跟別人長得不太一樣。

經歷了十八個月的創作,我完成了這本全新的作品,書名叫做《絲路上游 - 橫越亞洲的永夏之旅》,裡面記錄了那場被延長的夏天,和獨屬那段旅行的熱度,希望你們有機會感受它,並喜歡它,介紹它。

最後,要感謝容忍我的龜毛與挑剔的責任編輯,聽我說了整個下午旅行故事的出版行銷,賦予這本書設計雛形的廣告系學弟,大方為我推薦的各界人士,一路陪伴與鼓勵我創作的家人和朋友,以及在夏夜裡揮汗和舉杯的你們。沒有那些,這本書無法誕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張瑞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